Nopporn Thasana received his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Chemistry from Ramkhamhaeng University (Thailand) in 1993, his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Organic Chemistry from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
胡安华,2009年6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6月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马大为研究员,博士期间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2014年7月留任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
陶军华,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化学博士,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后,在生物催化和绿色化学等领域有20年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经验,主编或合著国际英文学术著作16本,发明专利和文章 100 余篇,包括主编 Biocatalysis for the...
胡万彪,博士,云南大学教授。胡万彪于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基电学和介电材料研究,导师为李广社研究员。随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Prof. Yun Liu(刘芸)和Pro...
Sherman Swanson,教授, 俄勒冈州立大学草地资源学博士,内华达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管理技术的推广与牧民培训工作。...
屈燕,研究员,公共卫生学院1988级预防医学专业校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促进与培训部主任。 蒋先兴,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2000级预防医学专业校友。...
Georgy Kitavtsev博士是国际动力系统领域的活跃学者之一,现为牛津大学数学中心工业及应用数学的讲师,主要研究动力系统、奇异摄动问题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非凸变分问题等领域,同时也取得了取得了很好的研...
闫娜,女,1988年生,甘肃庆阳人,2011年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并获硕士学位。曾赴韩国、英国等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 2013年至2015年在韩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汉语教学, 2015年至2017...
王锐,哈佛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群体医学系副教授,哈佛朝圣者卫生保健研究所生物统计分部主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副教授,美国统计协会会员。王锐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和分析。目前...
陈关荣,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81年获广州中山大学计算数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Texas A&M 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Rice和Houston大学任教,自2000年起,接受香港城市大...
张超,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航空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损伤行为、冲击动力学行为、多尺度多场耦合仿真模拟方法、新能源材料的结构完整性等研究。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50篇余篇,其...
郑阳恒教授于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日本KEK的Belle实验合作,并于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夏威夷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工作,其间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MS实验以...
刘大先,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
孙燕,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连奥索口腔门诊部主任,中国Tweed中心教官,美国Tweed基金会国际教官。...
Alexander是日本名古屋大学信息学研究科指定助理教授,日本TierIV公司高级研究顾问,自动驾驶开源项目Autoware维护者。主要从事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开发。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RAS)成员,日本机器人学会(RSJ)会...
Alexander是日本名古屋大学信息学研究科指定助理教授,日本TierIV公司高级研究顾问,自动驾驶开源项目Autoware维护者。主要从事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开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社交机器人,自主机器人...
胡水金,教授, 佐治亚大学生态学博士, 加州大学博士后,北卡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特聘教授。长期研究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在微生物调控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
廖世俊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春申”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年)。廖世俊教授提出求解力学中强非线性方程解析近似解的“同伦分析方法”(homoto...
Dr. Huang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nanoscale phenomena...
Dr. Duan received his B.S. Degree fro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n 1997, and Ph.D. degre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2002. He was a Founding Scientist and then Manager of Advanced...
陈伟,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近年来一直在新强子态和奇异强子态物理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关注新强子态的产生、衰变和质量谱等性质,尤其在四夸克态和五夸克态的理论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
Mauro Fasola,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资深教授(动物学专业),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地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李建刚,等离子体所研究员,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专家委员会召集人,ITER理事会理事,博士生导师。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刚长期从事聚变研究,主持国...
美国犹他大学USTAR特聘教授,材料系和化学系(兼)终身教授,美国化学传感器公司Vaporsens Inc.创建人。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博士学位。曾获得美国科学基金委杰青奖、德国洪堡学者、香港王...
魏锋,博士,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美国国家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药材室主任,第11届国家药典委员。兼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
罗劲博,男,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会计、文化与公司财务、供应链金融,已在《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Finance Research Letters》《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
文桂林教授,湖南大学特种装备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被航天八院聘为嫦娥...
艾尚兵,分别于1984、1987年在山东大学获得数学系本科、硕士学位,1987-1993年留山东大学工作;1993-1997年在匹兹堡大学理学院任研究生助理;1998-2000在匹兹堡大学理学院任助教;1999年在匹兹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
纪维红,1984年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2001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环境科学系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英国约克大学环境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现任梅西大学自然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家纬(Janice Wang),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获取大学和MBA学位。主要专业领域: 管理顾问、高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承销上市、公司理财、避险基金募资与管理,公司集团策略。 2004年10月定居美国。2007年获取哈佛进修教育学院...
李佳教授主要从事于动力系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数学建模、人口动力学、传染病动力学、数学生态学、数学传染病学及数学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主要应用数学和生物数学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多项美国国家科学...
杨卫,力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司库,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1985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曾获全国优秀...
陈俊翘,现在职攻读里斯本大学与里斯本工商大学联办的复杂科学博士,任职于美国医疗咨询、服务和支付公司Evolent Health。此前就职于蓝十字蓝盾保险以及杜克临床研究院。...
梁多多,研究员,约翰威立商务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Wiley)编辑,2000年和200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之后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物理系从事纳米材料的电子显微学表征工作,于2007获得博...
冯光,男,1980年9月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和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获美国Clemson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和美国FIRST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陈灿,于2015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公共政策和管理系的助理教授, 并兼任美国国家交通财政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 陈灿博士专...
戴伟民,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3月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1990年5月至1992年8月,在美国Scripp...
Santosh Kumar Das, Ph.D. graduated from Variable Energy Cyclotron Centre in 2012 with the thesis “Heavy Flavor P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in Heavy Ion Collision”. After his graduation, He started hi...
王凯教授于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获经济数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统计与精算科学系,获统计博士学位。现为爱荷华大学生物统计系教授。王凯教授长...
王志强,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4和1986年在中科院数学所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纽约大学,犹他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后和访问研究,1991年到犹他州立大学工作,1998年终身教授至今。研...
张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爱国主义教育、人的现代化研究。...
张宏霖,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及外国直接投资(FDI)、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产业经济学(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Maarten V. de Hoop,2015至今任莱斯大学计算与应用数学和地球科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成像和反演问题方面,其中主要包括多维成像、逆散射和层析成像、非线性边值问题反演、非线性广义函数理论等。...
孔庆浩,教授,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甘肃省敦煌文艺“终身成就奖”。...
何晓明副教授,2010-2016年在美国密苏里科学技术大学任助理教授,2016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在交界面问题、区域分解方法、磁流体等方向取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