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9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二十六)——周绚隆副总编辑
周绚隆,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纪委书记,编审。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业余坚持学术研究、写作和翻译。...
周绚隆,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纪委书记,编审。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业余坚持学术研究、写作和翻译。...
李洋,2006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目前主要研究兴趣涉及发展高效的脱氢和加氢催化体系,应用于生物质制氢、贮氢以及脱氢偶联反应研究。...
辛晓平,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草地生态遥感"团队首席科学家,现任草地生态室主任,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站站长。...
辛晓平,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草地生态遥感"团队首席科学家,现任草地生态室主任,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
赵丽滨,教授/博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设计与分析、飞行器结构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结构分析中的数值方法等。...
Nigel Scollan 教授,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全球食物安全研究所所长、牛津农业协会会长,爱丁堡大学畜牧学硕士、生物化学博士。主要研究反刍动物营养、肉品质评价、农业生态系统评价,研发和示范推广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动物生...
Victor Song 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 获得经济学与金融学双博士学位, 其师宗为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
傅英,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应用物理系,科学生命实验室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量子点生物标记技术以及其在生物光学领域的应用。...
李岩,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田国新,男,现为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央联系专家A类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原子能机构‘核能推广及利用留学生培养项目’兼职教授。...
Amand Faessler教授任教于德国图宾根大学,是国际知名的核物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获得马克斯玻恩奖。...
陈长琦,1954年生,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鄂(女),1937年生,祖籍上海金山。1955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1994至今,创办甘肃何鄂雕塑院。...
葛智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核数据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核数据委员会(IAEA/INDC)成员,国际科技数据委员...
吴镝,教授。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在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自2007年到南京大学工作。主要开展自旋电子学的研究。...
杨锐,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担任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比较教育学会主席,在北美、欧洲、澳洲、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享有国际声誉。...
焦作义教授、主任医师、博导,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兰州大学校医院院长,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甘肃省陇青创新创业团队和甘肃省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
本次论坛邀请了英国皇家学会院士Mark A. Jobling教授等国内外从事医学遗传学、新药研发、生物技术服务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政府管理人员,交流国内外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全方位地促...
郑晓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部)。...
Vjekoslav Dekaris is Scientific Editor at Chem from Cell Press, responsible for handling organic chemistryand chemical biology manuscripts....
Thomas Pahtz,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至2007年在德国耶拿大学(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at, Jena)大学攻读本科与硕士,获物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攻读博士(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
付磊:武汉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尉海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牛志强研究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国家“优青”。...
David R. Bridgland是英国杜伦大学地理系教授,著名第四纪与地貌学家。目前的科研工作重点集中在河流地貌学与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古气候学的交叉研究,试图揭示流域人类活动与地貌演化和古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张俊杰博士是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环境政策硕士项目主任、副教授,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副教授,美国亚洲协会资深顾问。...
Laura Pan , 博士198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82和1987年分别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系硕士和博士学位。...
William J. Randel,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际臭氧委员会成员,美国气象学会会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1978年获得辛辛纳提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2007年担任NCAR...
胡俊青,东华大学特聘教授,深圳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及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致力于纳米光电/光热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揭示材料表面与本体光/电/热响应特性的基础科学问题,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同行...
赵行波,中科院近物所研究员。2010年获得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 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5年为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物理学博士后。...
张新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夏友龙,博士,现任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资深研究员,是北美陆表面数据同化系统的总协调人,系统业务化的实现者和业务系统的管理者。...
钱劲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博导,现任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器件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Dan Zhao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from Texas A&M University in 2010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or Hong-Cai Zhou....
意西微萨·阿错,1969年生于康木雅地区,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2006-)、语言学专业博导、南开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主任等。...
张国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委、编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学良,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教授、副主任。2011年当选为国际数学化学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该科学院副主席,2017年当选为南开大学杰出教授。...
黄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第三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倪喜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灵长类学会常务理事,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客座研究员。...
赵昆,博士,副研究员。1995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2006年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物理系获哲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