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社会工作大讲堂第九讲——姚进忠 教授
姚进忠,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集美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厦门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
姚进忠,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集美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厦门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
苗运法,男,1978年生于江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和西部之光A类青年学者,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重...
贾艳丽,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会计系管理学学士(2007.07)、香港城市大学信息系统系研究型硕士(2010.07)、香港中文大学营销学博士(2015.07)。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以...
陈卫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污染物致心肺健康损害机制与防控策略。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中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
刘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地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孙哲,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浙江大学物理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赵文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水文及水土资源研究室主任,兼任宁夏大学特聘教授、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和生态恢复...
肖文交,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地质学会会士,德国莱布尼兹科学协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深地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参与国家基金委基础科学研...
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社会工作系党支部书记,美国休斯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访问学者(2015-2016年),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理论工作委员会青年理事,上海市社会...
方宁,厦门大学祥华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1994-1998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1999-2006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博士;2006-2008年,美国能源部埃姆斯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合作导师:Edward S. Yeung教...
孙然好,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生态学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
王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负责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焦若水,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兰州大学中国民族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殿伟,男,1977年生,研究员,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所所长。1999年获兰州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2005年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
王虎学,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
赵学清,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学会理事、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本村昌文,博士,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文学院院长助理。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日本思想史研究,代表著作有《延续至今的江户思想——17世纪的佛教批判与生死观》《老年——人文学・护理现场・老年学》,代表论文有《〈徒然...
刘渝城教授,2020年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一直从事大尺寸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单晶生长及其光电性能研究,先后发展了钙钛矿单晶生长理论,构建了大尺寸、高质量钙钛矿单晶的生长策略,研发了高性能单晶钙钛矿光电器件制备的有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
刘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主张《易》学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以儒道并举的视野审视《周易》早期文本,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互证来还原《易》学...
伍永秋,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1986、1992、1995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与环境学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3-12月美国UC Santa Barbara访问学者。主要进行环境演变、水土保持和荒漠化...
范骁辉,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FDA客座教授、悉尼大学荣誉研究员、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智能药学联合实验室主任等。 主要从事...
董治宝,男,1966年6月出生,陕西横山县人,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我国风成过程研究学术带头人,已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1篇,EI收录103篇;出版专著7部、参编专著7部,论著被他引8749次(包括Nature, Reports on Progress i...
曾攀,文学博士,现任《南方文坛》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内重要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多有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著作《跨文化视野下的晚...
邵帅,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商学院副院长,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
严运安,鲁东大学教授。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2012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进行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2012...
马凤芝,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社会福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全国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
李高军,男,1983年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刘东生青年地球科学家奖、侯德封青年地球科学家奖。...
张明明,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破格晋升)。主要研究方向为湖泊、湿地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全新世季风气候重建与强迫分析,火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任敏,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5-2018)。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社会学、社会工作教育、未成年人保护、家庭社会工作、“五社联动”与基层治理。...
李正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导、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获光学博士学位,2004-2009年在法国里尔大学工作,2009年到中科院工作。...
介冬梅,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1991和1994年分别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和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草地所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
李鼎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部重要文稿办(大稿办)组长、研究员。历任新华社总社国际部编辑,新疆分社、基辅分社记者,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
陈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后在德国德累斯顿复杂物理系统马普所,柏林洪堡大学,Robert Koch研究所(德国国家疾控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叶信岳,美国地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美国德州农工大学Harold L. Adams讲席教授、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博导、住房与城市发展中心主任、以及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学会前主席。...
张正偲,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沙物理、风沙地貌和沙尘释放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王会军,1964年1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张安民,博士,教授,2007年获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201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201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并留校工作。2018年被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聘为教授,工作至今...
王兆明,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现任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访问学者。...
张瑜瑜,重庆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杨同军,文学博士、历史学(敦煌学)博士后,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汉语史学报》《宗教学研究》《敦煌学辑刊》《光明日报》等期刊...
杨云飞,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德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评论》副主编,兼任中国康德学会和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代哲学、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林宏星,笔名东方朔,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荀子研究会副会长等。曾任哈佛大学、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
陈峰,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院长暨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弗拉季米尔·斯塔尼斯拉沃维奇·叶利斯特拉托夫,莫斯科大学外语和区域学系教授、翻译家、诗人、散文作家、短评作者、报纸《我的家》定期撰稿人,获舒瓦洛夫奖一等奖。主要研究:区域学、修辞学、符号学、文学史、现代俄罗...
HanJing(韩静),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澳中艺术与文化研究院院长,致力于中澳艺术与文化的交流传播,主讲文学翻译、字幕翻译等研究生课程,并主持多个翻译项目。...
陈彦通,兰州大学党委研工部部长、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熟悉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和规律。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研究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途经,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彭华民,南京大学二级教授,社会建设与社工研究院院长、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基地(南大)主任等。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马工程项目、教育部案例项目等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17项,主持/联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