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讲座——Prof. Pavle Mocilac (莫帕)
Pavle Mocilac (莫帕)教授出生于1978年。他于2020年12月加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此之前,他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K)工作,主要从事用于放射性核素分离的新型分离材料研发工作,研究领域与...
Pavle Mocilac (莫帕)教授出生于1978年。他于2020年12月加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此之前,他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K)工作,主要从事用于放射性核素分离的新型分离材料研发工作,研究领域与...
王先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获荷...
罗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202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10月至今在南航工作。主要从事凝聚态理论中新奇量子态和非常规量子临界性方面...
何松,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中科院高能所理论物理博士,2011年-2019年先后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研究所,德国马普引力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吉林大学物理学院。研究...
Neil Pederson博士,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森林研究中心(Harvard Forest)高级生态学家、研究员,主要从事树木生长及森林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在国际树轮生态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温带阔叶混...
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第五届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第十届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伦理专委会理事、中大医...
黄忆宁(YiningHuang)教授出生于中国北京,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北京大学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期间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讲师,1992年获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化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期间于加拿大Univer...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戈卢布科夫,俄罗斯知名语言文学家,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当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进程教研室主任,莫斯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莫斯科大学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主席,语言文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莫...
任宏利,博士/博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气象局气象领军人才。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曾在国家气候中心和夏威夷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
张水云, 博士,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英语阅读、写作及听说辅导。曾访学美国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大学。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二十多年,2021年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何念鹏,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组组长。兼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宁一中,北京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UCI)博士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兰州大学外聘高级专家,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为康奈尔大学研究学者、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耶鲁...
吴翔宇,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拔尖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5项(其中重大、重点各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8项。...
刘玮,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西方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史,出版专著《马基雅维利与现代性》(2012),《公益与私利...
Anya Cheng,西北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Facebook, eBay MiN* MEH,硅谷顶尖创业加速器500Global讲师,硅谷人工智能创业公司Taelor创始人及CEO。 Philip Allmendinger,剑桥大学士地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剑桥大学人文学和社会科学学...
刘宇,现任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兼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张赳夫,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服务部经理,主要从事投资者调研等工作,长期开展投资者教育宣讲活动。...
刘婧,外国语学院讲师。2022年“外教社杯”甘肃省英语教学大赛冠军。擅长英语演讲教学以及托福、雅思听说辅导。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曾访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中美富布莱特项目期间担...
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骨干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
白赛,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08年于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于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14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分别在沙特KAUST(Prof. Karl Leo)、瑞典林...
廖海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至201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14年-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涛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今,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2021年入...
Vanessa Joosen,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英国文学和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欧洲研究理事会(REC)基金项目支持,主持“为年轻读者建构年龄”(Constructing Age for Young Readers)项目,倡导并定期组织儿童文学暑期学校。...
陈衍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90年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0-1992年)和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后(1992-1995年)。1998年获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基金,2004年获国家...
范锡龙,武汉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委员,湖北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2016年基础物理学特别突破奖(因参与发现引力波与LVC成员一同分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
周金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党建理论研究。 靳帅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化问题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长聘教授,农业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紫花苜蓿抗逆生理与分子生物学、草田轮作栽培技术和林-草-畜复合生态系统等研究。2010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熊跃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获博士学位,2000年6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后留校工作,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在牛津大学社会...
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一2005年执教于兰州大学文学院,曾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学报》主编。2006年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任延安文艺研...
Neil Pederson博士,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森林研究中心(Harvard Forest)高级生态学家、研究员,主要从事树木生长及森林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在国际树轮生态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温带阔叶混...
岳文泽,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近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等。先后入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自然资源部首批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科技创新团队首...
曹龙,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大气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探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探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方法...
潘力佳,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致力于聚合物电子材料和器件、电子皮肤器件及智能感知领域的研究。在包括Nature Comm.、PNAS、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Adv. Funct. Mater.、Energy & Enviro...
柳德米拉·伊万诺夫娜·波格丹诺娃,莫斯科大学外语和区域学系语言比较研究教研室教授,外语和区域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莫斯科大学和秋明国立大学文化理论和历史学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委员。主讲俄语语言与言语文化、文本创...
李守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2022)。主要研究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简帛学等。...
吴怀东,先后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中文系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院院长。...
曾也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卡内基研究所、美国西北太平洋国...
胡德明,安徽芜湖人,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第三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芬兰资源环境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农业气象学博士,长期从事草地、农田、森林生态系统及极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生物化学模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2020年度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杰出青年社科英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创新团队“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成员,天津美学学会会长,天津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
顾东辉,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博导,《社会工作评论》主编;校MSW教学中心主任,教指委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文科科研处处长。...
李巍,1982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致力从概念语言、论证策略与修辞方式的角度揭示古典中国思想的新面向,并尝试探索作为现代学术的中国哲学的新路径。代表性成果有“《公...
韩庆祥,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
杨帆,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之后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加入北理工。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和强关联理论。曾长期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和铁...
Neil Pederson博士,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森林研究中心(Harvard Forest)高级生态学家、研究员,主要从事树木生长及森林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在国际树轮生态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温带阔叶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