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Tatsuya Ishikawa is a Professor of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t the Hokkaido University, Japan. After graduation from Kyoto University, Japan, he worked at East Japan Railway Company as an engine...
张同伟博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经济地质局高级研究员,国际知名有机地球化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页岩油气富集机理、页岩油气地球化学、沉积盆地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机理及化学动力学。张同伟博士是...
马得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本科、硕士就读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曾任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玛丽·居里”研究...
高云,研究员,气候学博士,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及全球气候治理相关研究。曾任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负责牵头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各工作报告和综合报告的中...
闫姗姗,兰州大学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曾推荐免试就读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并获剑桥大学全额硕士和博士奖学金就读于剑桥大学教育系、剑桥大学亚洲与中...
曹芳,首尔大学教育学博士,线下汉语教学机构“手里汉语”创始人,线上汉语直播课堂PALM Korea 、汉语教学APP“嗨中文”的联合创始人,拥有17年一线汉语教学经验,出版《啥都不怕:中国生活汉语》(中级生活口语)、《啥都不怕:中国出...
李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藏与地球化学首席技术专家,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
陈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区域经济评论》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
刘阳,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甘肃省新媒体艺术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一带一路艺术委员会公共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委员,全国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人才...
宋建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1996和1999年在湖南师范大学获得化学学士、硕士学位, 2003年在湖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期间于2002年去美国弗罗里达大学交流访问。2006年-2011年在日本京都...
张廷国,哲学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先后在甘肃省委党校、河南大学政治系、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任教。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卓越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哲学研究中心执...
许领,博士,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党委副书记,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智能岩土与结构...
苏斌 (Dr. Su Bin) 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能源系统建模团队负责人,同时担任新加坡节能和低碳路径发展研究项目总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和环境经济与政策、能源与气候变化、...
王宗军,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卓越学者,美国富布赖特(Fulbright)高级研究学者。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学风...
王亚星,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201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放射化学专业,2014年获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技术及应用硕士学位,2019年获四川大学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博士学位,同年加入苏州大学。长期从事核能化学、功能核材料等...
赵天保,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干旱气候变化机理、归因和预估、水汽变化及其区域气候效应、陆-气相互作用、气候资料均一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
郑梦莹,1992年生,兰州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先后在央视网、浙江日报社、“浙江宣传”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主创稿件多次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曾获“世界互联网大会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
汪联辉,1998年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研究院任博士后研究员、助理研究教授。2005年6月受聘复旦大学,任先进材料实验室教...
车仁超,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电子显微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超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显...
宋卫国,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01年获得南加州大学 (USC) 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
吴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多媒体分析与检索。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
蔡国瑞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终身教职),是该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五位创始人之一。于2000年创立“空间信息与智能实验室”并任主任,同时还是GeoVISTA中心和人机交互中心的成员。...
成昭华,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0年和1993年先后获得兰州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1996-2000 年,分别在德国马普金...
蔡国瑞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终身教职),是该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五位创始人之一。于2000年创立“空间信息与智能实验室”并任主任,同时还是GeoVISTA中心和人机交互中心的成员。...
姜克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讲习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焦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
王重鸣,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肖从礼,男,1974年生,四川成都人,甘肃简牍博物馆研究馆员,整理研究部主任,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简牍学及先秦秦汉史。近年来一直从事馆藏汉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在各级刊物发表简牍学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有《居延新...
王欣然,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苏州实验室前沿材料部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
王永,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等职。现兼任教育部外指委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常...
陈延伟,中科院高能所原副所长,高能所东莞研究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最早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管理的负责人之一,在项...
童欣,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0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天文与物理系,同年进入ORNL工作并成为staff scientist,领导团队研制出世界领先的中子极化系统,并成功应...
邢建军,意大利比萨大学访问学者、博士;曾任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拉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商务处一等秘书。现为意大利教育中心中国区负责人,主要工作:意大利高等教育国别研究﹔意大利高等教育体系的推...
林光星,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国家高层次青年项目获得者。北京大学本科、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曾任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博士后和研究员。长期从事气溶胶...
李立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教育思想史。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主编。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
雷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工程教育、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管理。中国工程院北航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
杨晓勇,乌普萨拉大学研究员。先后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做访问博士后研究,瑞典钢铁协会奖学金获得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
汪宁,法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员,教育部区域国别培训基地上外俄罗斯研究中心原主任,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原副会长。研究领域:大国关系、当代俄罗斯政治、文化。主要成果:《“给我20年……”...
袁世山,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兽医专业,获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硕士学位,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分别任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及研究室...
张根,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高度人才计划”入选者,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国家第十五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江苏省杰出青年,江苏省双创人才。2004-2013年在兰州大学获得本硕博学...
王赞,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杰出人才。主要从事饲草基因资源发掘及分子育种研究。主持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累计发表论文110...
曹卫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兼任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现任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副主委、海淀...
孙久文,男,1956年生,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
杨龙,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政治学会会长。曾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朱德米,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二级教授,主要从事公共决策与风险治理领域研究。2008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里昂行政学院等大学做访问学者。...
王先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2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学士学位;2005、2008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2014年获荷...
李德文,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原中国地震局地壳所)研究员,国家一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1990年华东地质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北京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杨阳,中国政法大学讲座教授(A层次)、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政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政治学行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