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研究生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课程第13讲——罗亚丽 教授
罗亚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云降水过程和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刊物的论文80多篇...
罗亚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云降水过程和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刊物的论文80多篇...
张新全,草业科技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四川省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曹庆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希格斯物理、顶夸克物理、对撞机唯象学、粒子宇宙学、有效场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研究。...
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ESCI收录)主编,Arcadia,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外国文...
杨威,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甘肃兰州人。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盆山耦合碎屑沉积记录综合分析、含油气盆地分析、基于细粒沉积学理论的致密油气与页岩油气储层“甜点”地质评价。近年来...
蒋田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脑网络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之江实验室混合增强智能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MAE),IEEE Fellow, IAPR Fellow,AIMBE Fellow。现任国际人脑图谱学会主席...
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Frontiers of Narrative Studies (ESCI收录)主编,Arcadi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外国...
任育新,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剑桥大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系访问学者。兼任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
史宏波,男,安徽宿州人,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网络教育名师培育计划;曾获2017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上海市教委阳光...
杨阳,中国政法大学讲座教授(A层次)、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政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政治学行政会...
韩雷,中国海洋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研究,兼任AAS编委。2001-2004年在美国朗讯科技公司(青岛)研发部从事软件研发工作。对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临近预报算法TITA...
汪宁,法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员,教育部区域国别培训基地上外俄罗斯研究中心原主任,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原副会长。研究领域:大国关系、当代俄罗斯政治、文化。主要成果:《“给我20年……”...
秦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讲席长聘副教授,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担任国际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 共同主编;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副...
吴咏时,美国犹他大学荣休杰出教授(物理天文系),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近年曾受聘复旦大学物理系任特聘场论和粒子物理中心主任。长期工作在理论物理研究前沿,包括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弦论、多体统计、引力理论...
吴咏时,美国犹他大学荣休杰出教授(物理天文系),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近年曾受聘复旦大学物理系任特聘场论和粒子物理中心主任。长期工作在理论物理研究前沿,包括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弦论、多体统计、引力理论...
陆汉涛,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07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与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2007-2013年先后在韩国高等研究所(KIAS)和日本汤川研究所(YITP)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职兰州大学至今。主...
刘阳,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安德鲁杨公共政策学院公共管理与政策系系主任,教授,主管城市政策规划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美等国的城市政策、人口流动和国际移民、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城市创新创业及社区和经济发展。她...
黄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 师,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在《世界经济与政 治》、《现代国际关系》、《外交评论》、《国际观察》、《国际展望》 和《当代经济研究...
谢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副主任,1982和1989年成都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查洪德,南开大学杰出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郄秀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大气电学和强对流天气方面的研究,在雷电物理、雷暴电学、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出版著作3...
肖子牛,研究员。现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日地气候关系、天气气候预测预报、风光气候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曾...
秦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房地产系讲席长聘副教授,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担任国际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 共同主编;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副...
张理想,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岩土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研究生期间在《Sedimentary Geology》、《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专业地学期刊上发...
马滟青,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06年武汉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5年先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马里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研究兴趣包括量子场论求解方...
管玉平,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岗位教授,物理海洋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学士、硕士,天气动力学专业博士。研究海洋、大气过程及其环境、...
林德旭研究员,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曾在同方威视从事X射线探测器研发。2017年于德国美茵茨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底回国加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夸...
叶地发,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稼先创新研究中心强场物理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多重电离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在惯性约束聚变等国防重大科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学术成绩包...
叶地发,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稼先创新研究中心强场物理研究组组长,主要从事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多重电离基础理论问题及其在惯性约束聚变等国防重大科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学术成绩包...
马君,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硕士点负责人,教育学部本科教学委员会委员,陕西师范大学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分会(硕士)委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李雄鹰,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注册心理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
竺乾威,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萃英讲席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著名行政管理学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行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
蔡同建,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流行病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科研方向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特点、分子机制及生物标志物;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吴少伟,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周仕明,男,教授博导,2006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分别于1986、1989、1992年获得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7月-1994年7月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作博士后,1994年7月任复旦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00年12月任复旦大学物理...
江万军,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05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物理与天文系。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罗勇,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水、可再生能源领域研究,包括地球系统模式研制与评估,全球能量-水循环过程与机理,全球气候变化检测、归因与预估,陆面水文同化与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对...
李世燕教授于1997年和200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舍布鲁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加入复旦大学。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超导体、量子自旋液体、拓扑材料等量子材料, 擅长极低温...
王天根,二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所长。从事新闻史和历史社会学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
周密,国家外文局评定副译审,从事翻译行业17年,翻译会议场次1300场次以上,笔译字数上亿。曾于2005年高分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和人社部CATTI一级笔译、二级口译,保送四川外国语大学首届高翻学院研究生,硕士毕业后曾就职于西...
田保林,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 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傅德薰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型工程数值模拟软件研制、可压缩多相多介质流动数值方法、界面不...
罗家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与公共管理学院合聘教授、博导,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社会组PI,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组织清华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训。...
王天根,二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所长。从事新闻史和历史社会学研究。...
王运永,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改名为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直到退休。...
类延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现代湖泊与气候变化研究。...
陈培永,男,哲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