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Michael Zaworotko院士
Mike Zaworotko院士于1956年出生于威尔士,分别在帝国理工学院(1977年)和阿拉巴马大学(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8年,他在加拿大圣玛丽大学任教,1998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温尼伯大学任教,1999年至2013年在...
Mike Zaworotko院士于1956年出生于威尔士,分别在帝国理工学院(1977年)和阿拉巴马大学(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8年,他在加拿大圣玛丽大学任教,1998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温尼伯大学任教,1999年至2013年在...
程小春,西安博爱国际部主任。曾外派英国威根雷学院孔子课堂负责孔子课堂的课程管理,在中文教学、来华中小留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学业规划及来华留学生招生等方面有着十多年经验,撰写了留学生管理及教学类文章。2023年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副主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课程与教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
曹芳,首尔大学教育技术硕士(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中文教育与教育技术的结合,AI及AIGC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等。国际中文教育行业连续创业者,2006年创办线下连锁中文培训机构“手里汉语”,2016年搭建中韩线上中...
邓子辰,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极端力学研究院教授,“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计算力学与控制理论交叉学科及其哈密顿动力系统的辛数值方法研究,并有效地将研究...
汪越胜,1988年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在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
倪明玖,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1999.4-2007.3年间在京都大学和UCLA学习工作。围绕磁约束托卡马克聚变堆关键部件的研发,长期开展液态金属流体...
龙飞宇,2016—2020年就读于兰州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20年至今就读于复旦大学古籍所,并于2022年硕博连读。曾在《文学评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点校著作《胡缵宗集》已入选2024年度国家古籍整理...
匡乐满,湖南师范大学教授。1988年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2年底加入湖南师范大学,1996年南开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博士毕业,1999年5月-2000年6月和2000年8月-2001年9月分别在香港浸会大学非线性研究中心和美...
耿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专职研究员,Baker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译介学与中国翻译话语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外国文学研究会翻译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中...
陈志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获得牛津大学国际发展学哲学博士(DPhil)学位和地区研究理学硕士(MSc)学位,获得多项重要学术奖项和研究资助。...
戴碧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哲学博士,曾在巴黎索邦大学高等传播研究院(2013-2017)学习、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2022)。研究方向为西方古代形而上学、生物学和医学,中西交流(以明清...
王涛,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高分子物理学会Ian Macmillan Ward奖获得者,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得本科与硕士学位,英国萨里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
赵建华,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起沙和地表能量平衡方面的工作,尤其是长期从事业务沙尘模式的改进与发展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重点项目、甘肃省科技厅项目和其它项目多项。获省部级...
陆春松,教授,博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副院长,国家杰青、优青,江苏省杰青,国际云降水物理委员会(ICCP)委员,IAMAS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委员,JGR的AssociateEditor,AAS和A0SL等期刊的编委。本...
赵春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云降水物理学和大气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过“大气科学原理”,“大气科学前沿”,“云降水物理学”,“云物理导论”,“大气化学”5门课程。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气溶胶-辐射-云-降...
卫婷婷是超星集团甘肃分公司培训师,主要负责超星数据库产品客户培训等相关支持工作。熟悉超星数据库检索平台。对于用户培训、读者咨询服务等经验丰富。...
胡敕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台湾等地访学与讲学。主要从事古汉语教学及汉语历史句法、...
于国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副主任、M02课题组长。2012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凝聚态物理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7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从事博士后工...
Rainer Grün,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杰出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研究兴趣包括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第四纪环境变化、同位素地球化学、考古学以及核辐射与材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Rainer Grün教授德国图...
李胜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冈瓦那研究会指委会委员,中国...
张绪穆教授,1982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卢嘉锡院士;1987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获得硕士学位,师从Gerhard N. Schauzer教授;1992年在Stanford U...
陈纪,南开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民族事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基层民族工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议题研...
1986年从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于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任担任助理教授(日本国文部省教官),随后在理光集团的若干研究所和HPK中央研...
王焰,女,博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战...
王汝成,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年)。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法国图鲁滋Paul Sabatier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
进行第三代电池叠片技术、电化学安全技术主题演讲,另有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电池热管理技术专家现场互动交流。欢迎围绕电化学储能在未来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与挑战进行讨论,一同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携手迈向清洁...
杨娜,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青年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课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中国欧洲...
李建军,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委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期刊社社长,社科版主编,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四川大学、陕...
王正绪,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和教育学联合博士(2005)。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任职。主要研究中国政治、比较政治、政治观念与态度、中...
郭建斌,广州大学三级教授、“百人计划”学科带头人。国内传播学与人类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亦称“民族志传播研究”)的重要开创者。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
朱瞻宇先生是励尚公关中国区的董事总经理和亚洲区合伙人,同时也是行业公认的企业传播专家。他在公关传播行业有着25年的理论和实操经验,服务过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国内领先的外向型企业,为客户提供品牌咨询...
李湘楠,中国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和重味夸克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在B介子的非轻子衰变方面,对因子化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单篇论文引用超过5...
张骏现任上海纽约大学物理学和数学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教授。于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自2001年以来,担任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实验室联合主任。2017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俞鹏飞,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2015-2019年在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做博士后研究,获批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于2019年起任教暨南大学。俞鹏飞教授长期研究平流层气溶胶全...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访问教授、全球华人大学生诗词大赛首席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美...
李扬扬,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材料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无定形材料和生物矿化机制及其应用,包括绿色陶瓷技术、牙科和骨科材料及电...
徐政涛,博士,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1998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材料化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IBM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荣誉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
申铁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先进核能中心核能工程材料室主任,主要从事ADS系统结构材料及新型概念材料、先进合金材料辐照损伤评价、核能工程材料服役安全、多场耦合协同效应、粒...
彭泽润,1963年在湖南衡山出生。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语言学,汉语学,汉语国际教育博士生导师。文学院语用所所长,语言学,书法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2015-2023),语言理论分会理事长(2009-2024)。湖南省政协10...
Amares Chatt,男,理学博士,是Dalhousie University(戴尔豪斯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曾担任Dalhousie University SLOWPOKE-2反应堆设施项目主任(1987-2011)。在2001年06月,他被任命为“Killam Professor of Chemistry”(基拉姆化学...
吴潜涛,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咨询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高爱民,男,现任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行业下属企业中核(泰州)辐照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核(兴化)辐照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辐照加工工》主笔专家,发展中国家辐射加工与处理技术合作研修培训...
冯刚,四川乐至人,博士。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顾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卫生技术评估与药物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系主任,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
郑伟谋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理学博士(导师普利高津),后加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从事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研究;所开展的符号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获得1992年度中...
吴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医改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医保局DRG/DIP指导组专家、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专家组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