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望萃英”校友系列讲座——闫娜
闫娜,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2013-2015年,由兰州大学推荐参加语合中心韩国汉语助教项目,在工作期间创作的词曲《瀚宇之花盛开》被语合中心(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评选并作为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官方...
闫娜,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2013-2015年,由兰州大学推荐参加语合中心韩国汉语助教项目,在工作期间创作的词曲《瀚宇之花盛开》被语合中心(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评选并作为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官方...
何祝兵,2001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俞书宏院士,2009年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张文军教授和李述汤院士。现任南...
王逸璞,2013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2018年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2023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曾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2020年至今任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已在Na...
祁炜,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长聘副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兼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加入清华前,于2017年至2022年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职),兼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
张清彬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首尔国立大学和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后,国家卫健委技术推广服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质量评审专家,中华...
Douglas J. Sherman,阿拉巴马大学地理系教授,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Sherman教授的主要致力于海岸和风沙地貌和沉积过程的研究。根据Google Scholar(2024年8月)的数据显示,他发表了200多篇文章,有6350多次被引用,i100索...
陈开鑫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7月于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获授理学博士学位。2002 年9 月至2009年3 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历任高级研究助理,研究员,其...
孙军强,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卓越学者计划” 卓越首席教授。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功能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国家自然科...
夏金松,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电子芯片与器件,曾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Hugh Bigsby教授,新西兰林肯大学农商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他是新西兰林业学会会员,曾在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的政府林业部门担任林业经济学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碳市场、生物安全、可持续性和认...
卢惠辉,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暨南大学电子研究所所长、光电工程系主任、光学工程学科组副组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负责人、广东省光电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曾在法国科学院(CNRS)获...
李宝军,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至2000年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后,2000至200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联合博士后,2002至2016年中山大学教授。现任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院长,第四、五、九届全球光电大会共主席,中国光...
李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副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铌酸锂光子学、集成零折射率超材料等。在Nature Photonics、Advanced Materials、eLight、Light:...
景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2017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202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流体与颗粒材料非线性动力学实验室任博士后研究员,2022年入职清华大学。主要从事与...
朱春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青年973”首席科学家(全球变化领域-结题优秀),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日本学术振...
吕昭智,青岛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三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害虫生态学及其综合控制的教学和科研,主持“澳大利亚抗蚜虫苜蓿品种资源引进及蚜虫综合治理”“乌兹别克斯坦小麦产区几种外来物...
薛飞,合肥工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以色列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瑞士巴塞尔大学物理系和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学习和工作。入选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
李菂,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发表期刊论文过300篇,其中包括Nature、Science正刊8篇,《Science Bulletin》封面文章2篇等亮点成果。科学成果包括发现星际氧气;命名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基...
欧阳方平,中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量子物理研究所所长,湖南省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新疆天池特聘教授。199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士,2009年中南大学博士(清华大学联合培养),2009-2011年北京大...
Prof. Inti Sodemann Villadiego obtained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conducted postdoctoral research as a Pappalardo fellow at MIT. He later served as a group leader at the Max...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教授。 1998年到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博士学位。已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23)、中科院基础研究稳定支持青年团队负责人(2022)、...
曹仔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香港科技大学资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s) 博士学位,浙江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在线用户行为决策分析和在线社区平台治理策略。多篇论文发...
马飞,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后备名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兼任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理事长、中国真空学会薄膜...
夏宝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至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能源化学、材料化学教研工作。主持自然科学基金,中组部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Nature、Sc...
单中林教授, 2007年获德国波恩大学(物理研究所)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波恩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中国台湾台南成功大学等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2014获聘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百人计划研究员,并于2022年...
吴少龙,管理学博士(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现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卫生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共预算、健康治理、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研究。2010年前主...
简伟研,MD、PhD,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青年长江学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医疗保障局“DRG付费国家试点”等多个专家组成...
Danielle Mendes Thame Denny,圣保罗大学热带农业碳研究中心和温室气体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Luiz de Querioz”高等农业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在圣保罗大学人才引进和留任计划中获得竞争性职位。曾先后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1980-1987年在兰州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4年获荷兰 Wageningen University 博士学位。19...
宋礼,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助理、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
简伟研,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研究方向:卫生体系评估、医疗保障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等。 吴少龙,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黄如花,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楚天名师,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书馆副馆长。兼任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2项国家社科...
马丁,北京大学教授,博导。1996年四川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
徐晓玲,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3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搏士后研究,2013年2月起任...
谢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健康经济影响研究,主导开发了融合环境—健康—经济互馈效应的综合评估模型,为以健康改善为驱动的减污降碳路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主持国家...
戴瀚程,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环境管理系主任,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室(LEEEP)负责人,燕京学堂学术导师,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驻全球综合评估联盟(IAMC)首席代表,...
阎锡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中原纳米酶实验室主任。 她带领团队发现纳米材料蕴含类似天然酶的催化功能,并提出纳米酶新概念,原始论文被引用60...
199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1997、2000年在该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浙江大学校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徐阳,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结构健康监测、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1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2项,入选博新计划、黑...
刘沛沛,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8月于韩国科学技术院获土木与环境工程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12月被韩国科学技术院聘为研究助理教授,2022年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海外),2023年6月入职东南大...
种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兰州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1993年,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1997年,兰州大学、...
刘弘,博士,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兴趣为国际中文教学与师资培养,近年来尤其关注国际课程(IB、IGCSE)体系下的中文教学。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
洪家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0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期间2007-200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交流访问,2010至2016年分别在美国Rutgers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先进功能...
李凡,重庆大学量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教授、博导。2013年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18年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3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微结构物理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底加入重庆...
杨诺,2014年1月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获得过日本学术振兴会访问学者、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上海浦江人才等人才计划项目。入选“爱思唯尔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主持过国...
张力发,1997-2004年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04-2007年工作于南京晓庄学院,2012年1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7月起,在南京师...
万康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结核病和莱姆病等细菌性传染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先后负责承担国内国际各类科研项目共33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包括在Nat...
王立剑,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