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暑期学校暨第十七届雏鹰大讲堂第16讲(总第263讲):中山大学张书维教授
张书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行为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
张书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行为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
乔中华,香港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7月到2008年7月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科学工程计算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8月到2011年12月在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任职助理教授,2011年12月就...
李忠善(Zhongshan Li)教授出生于中国兰州,现为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数学系终身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组合矩阵理论、代数图论、矩阵理论应用等。 李忠善教授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专业,获理学学...
刘树伟,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断层解剖与数字人研究院院长,亚洲临床解剖学会副主席,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兼断层影像解剖学分会主任委员,山...
谢彦博,男,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13年荷兰特文特大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5年入选海外青年人才项目,西北工业大学...
Sinisa Krajnovic,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力学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全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流体力学。在过去的26年里,Krajnovic教授专注于地面交通空气动力学研究,致力于提高车辆能效、道路和铁路运输安全性、稳定性,...
韩威,博士,研究员,博导,气象领军人才,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卫星资料同化室副主任,风云气象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学会副主任委员,《Monthly Weather Review》和《Advances in Atmosphe...
张喆,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纳文金达尔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喆副教授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产品和市场的影响,并探究企业如何应对这种范式的转变。曾在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MIS Quarterly、Production an...
李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7-2011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入职山东农业大学,先后入...
王海洋,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分室),“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北京市特聘专家”,“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湖南省特聘专家”,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
马杰,气象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中央气象台正高级首席预报员,拥有丰富的天气预报工作经验。十多年来,他参与了多次重大天气事件的预报服务,如2016年的“世纪寒潮”和2023年的极端高温等,为决策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
杜宇,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中小尺度气象与动力学,聚焦在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降水日变化和中尺度数值模拟与预报。在自然-通讯、MWR、JAS 和 GRL...
郭宁,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空间电推进技术、研制的多台套空间电推进产品已经在我高通量通信卫星、新一代超大容量通信卫星等航天器中得到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甘...
田伟生,甘肃省庆阳人,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74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药学系(现兰州大学药学院),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1981年毕业于南京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
贾君枝,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图法》编委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信息组织专业组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会编辑出版委员会图书馆学著作编辑出版专业组委员会,国际知...
孔祥玉,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郑卫军研究员;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江雷研究员和闻利平研究员,后留所工作至...
纪幸辰,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国家“海外优青”、上海市领军青年人才(海外)、美国光学协会基金会挑战奖获得者(全球仅10人)、2023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获奖者,入选2023年...
Scott A. Snyder,国际知名有机化学家,现任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化学系副主任,化学系教授。1999年本科毕业于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2004年毕业于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获...
陈世香,湖北鄂州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武汉大学工会副主席(兼),兼任湖北省公共管...
Laurent Maron,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教授,法国大学研究院(IUF-Ins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高级成员,加拿大Calgary大学和复旦大学客座教授,Dalton Transaction期刊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COST管理委员会成员。1999年获...
胡斌,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Naveen Jindal管理学院的运营管理教授。2011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在2018年加入达拉斯大学之前,他曾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任教。研究兴...
肖勋文,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师从朱道本院士。2005-2009先后在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法国昂热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底进入宁波工程学院工作, 现任宁波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曾...
陈小勇,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院长。主要从事动植物关系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二十余项。在Scien...
王云鹏,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1996年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99年任副研究员,2001年任研究员,2003-2004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及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任高级访问学者,目前任中国科...
Tom Ane Dijkstra,博士,工程地质学家,兰州大学客座教授,现就职于英国拉夫堡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与主要成果:地质灾害研究与管理,Tom Ane Dijkstra教授从业30多年,在高山地貌、工程地质与地貌学、地质灾害评估、...
刘燊,男,1974年10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二级教授。1994-200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赴香港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加拿大Univers...
杨帆,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0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4年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博后出站,之后加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2013年被聘为教授。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杨帆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容志,男,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武汉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亚洲访问学者”。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公共政策工作组和应急管...
于涛,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和德国马普所(物质结构和动力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
胡大平,哲学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马克思主义史、社会理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都市研究。曾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社科重大项目、“马工程”重大课题5项,一般项...
陈立余,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海峡联合研究院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A类),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中...
杨睿,荷兰特文特大学流体物理组博士后,于201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20年和2023年在荷兰特文特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20年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自组织动力研究所交流一年,2022年入选美国伍兹霍...
吴圣川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荣誉教授,现为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先进结构完整性研究,首...
杨建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通讯评审人、中国MBA/EMBA同学会战略顾问、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MBA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市政府专家咨询团特聘专家等。长期...
柯平,教育部长江学者,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图书情报硕士(MLIS)专业学位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
李春园,博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二级教授,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攻关、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董婧宸,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说文》学、训诂学、章黄学术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文史》《文献》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古籍整理著作数种。...
EMILIO M. UNGERFELD,智利特木科卡里兰卡农业研究所(INIA)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研究,重点关注瘤胃微生物学,能量代谢和甲烷减排。发表SCI论文7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5部。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辑或编...
刘艺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2017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获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3年分别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做博士后研究,2023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
刘建平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循证中医药研究院执行院长、循证医学中心主任、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留学工作于英国、丹麦。兼任国际补充整合医学研究会(ISCMR 2017-19)主席,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国务...
谢彦博,男,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2013年荷兰特文特大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5年入选海外青年人才项目,西北工业大学...
穆涛,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文》杂志执行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多年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著有《...
宋恩名,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导。入选国家级海外优青、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脑中心-求索杰出青年计划研究组长。荣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人亚太区、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达摩院青橙...
冯伍虎,英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NCAS)高级科学家,于1994、1997和2000年分别获得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1年担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讲师,2001-2013年先后在利兹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和化学学院从事博士...
邓盛锋,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副研究员。2015-2020年师从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李炜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2018-2020年到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师从非平衡临界现象领域的理论物理学家...
黄永盛,现任中山大学教授,理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领军人才引进中 山大学,伽马光子对撞机及综合束流设施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 引进杰出人才,深圳湾实验室同舟学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葛伟鹏,甘肃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隆升构造演化及其现今地壳变形特征研究,利用GPS与InSAR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开展跨活动断裂连续GPS地壳形变观测、GPS时间序列分析、InSAR时间序列与G...
高蒙,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教授,长期从事多尺度气候-化学相互作用机理、复合极端事件演变与影响等研究,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 BAM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现任香港研究资助局物质科学学科评审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