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系列报告——陈少敏教授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物理学学位分委会及核科学与技术学位分委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常委。长期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方向的实验研究,参加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实...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物理学学位分委会及核科学与技术学位分委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常委。长期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方向的实验研究,参加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实...
杜泽逊,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学院、儒学高等研究院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史哲》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清人著述总目》《清史•典籍志》、国家社...
白彤东博士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梵蒂冈宗座社会科学院(The Pontific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上海纽约大学兼职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尤其是先秦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之问题。他...
齐文涛,理学(科技史)博士、农学博士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伦理学、农业思想史。著有《中国古代的农业伦理思想》《中国古代动物养殖活动的伦理倾向》《“守候与照料”的农业伦理观》《中国古代农学的...
刘红娜,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9月-2016年01月在北京大学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联合培养)。自2016年至2021年先后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
宜树华,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2009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以第...
刘培念,博士,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1998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01年在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导师:陈耀祖院士),2004年在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涂永强院士)。2004至2008年在香港科技...
白彤东博士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梵蒂冈宗座社会科学院(The Pontific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士,上海纽约大学兼职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哲学和政治哲学,尤其是先秦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之问题。他...
金章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
俞燕蕾,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99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1996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工作;2004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
林君浩,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新型量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博士毕业于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物理系,后赴日本任JSPS特聘研究员。林君...
何炳生,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本科毕业后公派去联邦德国留学,师承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Stoer, 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87年开始在南京大学数学系工作,2013年退休。在职期间,独立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评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
吴晓东,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双百人才工程”入选者。本、硕、博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7.10‒2021.06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和电子计算机系做访问学者。围绕“柔性智能感知...
张江威,内蒙古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6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7月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随后加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6月加入内蒙古大学能源材料化学研究院...
宇如聪研究员,无党派人士,理学博士。曾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界气象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气象组织(WMO)大气科学委员会(CAS)管理组成员,国际能量和水循环(GEWEX)科学指导组(SSG)成员,中国气象学会...
Pau Amaro Seoane是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 教授,在西班牙获得理论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转到海德堡攻读理论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着重于密集恒星系统和超大质量黑洞生长问题...
李剑,1983年出生,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之后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曾在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主要从事原子核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
华俊,华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201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9 - 2021年于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10月加入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格点合作组Lattice Parton Collaboration(LPC)成员。主要研...
樊志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 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农业部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电...
马红教授是活跃于中、美科学界的卓有成就的华人科学家之一,科研成果丰硕2008年入选我国首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08-2016);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2023年当选美国植物生物...
朱书,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兼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师从杨汉春教授从事动物传染病及微生物方向的研究。2011年2月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分子遗传及微生物学系,任博...
胡开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
张欢,兰州大学副教授,萃英学者 (四级)。入选了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要从事风沙两相流的野外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等...
刘洪佑,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研究员,2017年在兰州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郑晓静院士,获2018年度“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在著名流体力学期刊J. Fluid Mech. (JFM, 一作/通讯7篇)、Phys. Rev. Fluids、...
王省哲,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先后在兰州大学获学士、...
李硕,历史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曾供职于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从事中古军事史、历史地理、边疆民族研究。曾在《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历史地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牛耀龄,获兰州大学地质学学士(1978-1982)、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矿床学硕士(1986-1987)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博士(1989-1992)。他从大洋岩石入手,系统研究了岩石成因和全球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在多...
李宁,翁文波学部委员和谭廷栋先生培养的我国首位地球物理测井学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市科协常委,北京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40年来先后担任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负责人,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中“...
朴世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方面研究。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Agr...
刘子露博士是美国化学文摘社 (CAS) 的解决方案专家,负责CAS旗下产品的案例设计与内容培训, 包括CAS SciFinder、CAS SciFinder Discovery Platform、CAS PatentPak (专利工作流程解决方案)、CAS Analytical Methods (分...
Serene Koh,新加坡行为洞察团队主任,与新加坡多个部委及非政府组织合作,致力于运用行为科学方法在健康、执法、社区、技能与就业、金融等多个政策领域精准实施各项政策。通过协作设计和实施现场试验评估行为干预措施的实...
Alireza K. Somarin教授主要从事矿物矿产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工作。1999年取得新英格兰大学经济地质学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湖首大学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现任加拿大布兰登大学地质系教授。Somarin教授学术成果丰硕,已发表...
申仲伟,肯塔基大学杰出教授,14岁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调和分析与偏微分方程的研究。近年来,申仲伟教授在偏微分方程均匀化理论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丰富而深刻的结果,在Journal of t...
张羽,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心智...
马超,教授/博导,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基地班本科毕业;2016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地质学博士学位;2017-2020年先后在美国犹他大学地质系和爱达荷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倪培,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质流体研究所所长。国际矿物协会矿物包裹体工作组主席,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矿物包...
邵帅,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会计与资本市场、财务信息披露与股权结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FT50)与中文期刊《管理世界》《会计研究》《...
柳井贵士(YANAITAKASHI),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日本近代文学研究者,作家。2017-2020年曾任教于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现任教于日本爱知淑德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冲绳文学,在日本『近代文学研究』『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
Ala Aldahan获得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阿联酋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应用同位素技术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评价水资源、气候和古气候活动。Ala Aldahan教授是地球科学领域目前最为活跃的科...
徐超,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化学化工研究室主任。2000-2009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习。2009年进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 源技术研究院工作至今,期间于2011-2013年在美国劳伦斯伯...
王鹏,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07年获天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随后2013-2017底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8年初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
庄贵军,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营销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论文发表在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Journ...
杰西卡·克拉彭博士,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与英语文学博士项目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人文学院高级讲师、英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级会士、英国皇家文艺学会会士。曾在苏丹、中国、新加坡等国工作,有三十多年...
黄伟,教育部特聘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创院院长/讲席教授;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信信用大数据研究院(厦门)名誉院长;大数...
彭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在拓扑磁结构中,自旋具有固定的旋转手性,这使得磁结构可能具有拓扑非平庸的特性。例如,手性磁畴壁和磁斯格明子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因此对拓扑磁结构进行表征和调控变得尤为重要。自旋极化低能电子显微镜(SPLEEM)可以...
桑玉涛,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员。2019 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9-2023 年在魏兹曼科学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2023 年5月加入复旦大学。主要从事手性物质体系中能量...